澳门绿龙茅台酒
天有时,地有气,材有美,工有巧。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,赋予了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工匠智慧。而茅台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,在一代又一代茅台人的继承发扬中,始终如一遵守天时地利。
茅台人相信,自然规律如天定的设计,指引着茅台酒的生产工艺。一年一个生产周期,经过两次投料、七次取酒,将四季的温度变化与原料有机结合,通过自然发酵得到不同风格特征的基酒,最后经过勾兑使每一瓶酒的风味达到一致··.···这一连串的流程,无不体现着茅台人对规律与自然的遵循。具体而言,九次蒸煮也是因地制宜、承接地利的结果。因本地红缨子糯高梁耐蒸煮,加之过去生产水平低下,无法将高梁全部磨碎。因此,高梁可以历经九次蒸煮。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发现粮食自身特质后制定的酿造工艺,并沿用至今。
九次蒸煮,却只有七次取酒,其中亦有讲究。这是因为茅台酒酿造中的下造沙环节不取酒。其缘由与《逸周书》上提到的“春三月,山林不登斧斤,以成草木之长”含义相近。这句话意思是说,三月正是草木复苏、万物生长之际,要把时间留给山林繁育生长。
01独特的茅台创造
下造沙的主要目的,则是为了淀粉糊化、堆积发酵。简言之,这两次蒸煮不取酒,是为后面七次能够多取酒、取好酒。这其中蕴含的是中国古老的生态文明观。
在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今天,农耕文明的足迹仍旧得以体现。其中,顺应自然规律,按照天时、地利、节令生产,依旧体现在茅台酒的酿造过程中。如古人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一般,在某种程度上,茅台人也如虔诚的朝拜者,遵循着老一辈留下的宝贵经验。但同时,茅台人又懂得不失时宜地继续探索、与时俱进。
河谷之中,淳朴的茅台人相信,顺遂自然、崇本守道,便是遵守科学的酿造规律。古人的智慧早已经过时间的检验,历经岁月的洗礼,最终凝结成了今人恪守的科学法则。本质上,这就是一个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的过程。唯有历经岁月考量的经验,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称之为真理。
尊重传统,尊重自然,已经内化为茅台人的基因。正如端午祭麦,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,彰显着茅台人对天地、自然的敬畏之心,以及坚守工艺的赤诚之心。持续创造
工艺:螺旋式上升